
五矿资源收购英美资源集团在巴西的镍矿业务,本看似是一笔普通的跨国矿业交易,却在欧洲引发了不小的波动。最近,欧盟委员会宣布对这笔收购启动第二阶段反垄断调查,这意味着审查力度显著加大,交易进程将变得更加复杂和漫长。与此同时,中国外交部也就此表态,呼吁有关方面尊重市场原则、避免政治化处理商业问题。
这场围绕镍矿的争端,表面是“反垄断调查”,真正牵动的却是全球供应链、安全与未来产业主动权。

欧盟为何紧张?担心的不只是市场竞争
欧盟委员会表示,此次进入深入调查阶段,主要关注两点:
交易是否减少欧洲市场的镍铁供应
是否会推高欧洲钢铁及不锈钢产业的生产成本
镍,是不锈钢生产的重要原料,同时也是制造动力电池的关键金属。对于正大力推进新能源产业的欧盟来说,镍的重要性已不仅是产业层面的,更与能源转型和战略安全相关。
值得注意的是,促使欧盟启动调查的直接原因,是全球工业集团 CoreX Holding 的反垄断申诉。该公司与英美资源在巴西镍矿领域形成直接竞争关系,因此担心五矿资源入局会改变当地市场格局。
也就是说,这是商业竞争与地缘安全双重因素叠加的结果。
五矿资源为什么坚持收购?“逆周期”布局关键资源
面对监管阻力,五矿资源并没有退缩。
公司方面强调,这笔收购是其长期资源布局战略的一部分。
巴西镍矿项目年产能约4万吨
资源量达到520万吨
具备稳定现金流与可持续开采价值
五矿资源行政总裁赵晶曾公开表示,公司倾向在价格低位进行资产收购,以便在未来金属价格回升周期中获得更高收益。换句话说,这是典型的逆周期投资逻辑。
从过往案例看,这种逻辑并非空谈。例如:
秘鲁拉斯邦巴斯铜矿已成为公司“利润发动机”
2025年上半年贡献21万吨铜产量
税后利润同比暴增612%
五矿资源已经验证过自己在全球矿业运营中的能力与判断力。
中方态度:不要把商业合作扣上“安全”帽子
在欧盟宣布扩展调查后,中国外交部做出回应:
中国企业始终遵循互利合作原则,希望相关国家能够遵守开放与公平竞争的承诺,不要把经贸问题政治化、泛安全化,应为企业提供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。
这句话的潜台词很明确:
如果所有与关键资源有关的交易都被政治化,那么全球供应链只会变得更脆弱;
“以安全为名行保护主义之实”是当前国际经贸摩擦的一大隐患。
这也反映了一个全球现实:
谁掌握关键原料,谁就掌握未来制造业的主动权。
欧盟紧张的根本原因:资源焦虑与新能源竞争
在全球能源转型中,镍、钴、锂已成为“战略金属”。
而这三种资源的供应格局正在出现明显变化:
资源主要增量供应地中国企业影响力镍印尼、巴西高锂南美“锂三角”、澳洲高钴刚果(金)高欧盟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:如果更多关键矿产被中国企业掌握上游话语权,那么欧洲的新能源产业链将更加依赖中国。
而这恰恰是欧洲最不希望看到的局面。
这不是简单的矿业并购,而是未来产业链的预演
五矿资源收购巴西镍业务的争议,其背后是:
欧洲争夺新能源竞争力的焦虑
中国企业稳步推进资源全球化布局的决心
全球关键矿产地缘化趋势加深的现状
未来,这类争议不会减少,只会更多。
因为谁掌握资源,谁就掌握未来制造业的话语权。
而真正被卷入漩涡的,是全球供应链、产业链与国际竞争格局本身。
配资代理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